无为静坐法


无为静坐法序                                        
静坐可以治病,可以强身,可以益慧,早已有人信仰,有人提倡。但自来静坐者纷纷,收效寥寥。其何故欤!盖静坐一法,近世之人目为小道。视若无足重轻者,豈知道家佛家,以禅定打坐为筑基,即古时孔孟之徒,传授心法,亦以此为入门之路。昔朱子终日静坐 ,其教门弟子亦尝及之。程子每见人静坐,辄赞位善学。阳明子尝静坐深山 ,不觉山泉之淋漓其身。先贤平日对于此大之认真,有如此者。其转辗相授,皆有师承。今之学者,一时好奇闭目试坐,但觉昏昏默默,漫无兴趣,遂乃终止。即稍恒心者,勉力强坐。久而弊病丛生,半途而废。此皆不求师教,终不得其门而入焉。其次,述静坐之书,方法纷纷,脉路各别。谁知其他学术,可以各随己见,自立法门。惟独静坐一道,此无为静坐一法,其他都不足取。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句足以了之。编者有志於此道久矣,初读坊间静坐在书,苦无人指点,终难按图索骥,继乃从师受教,习守竅运气之法。不久几至癫狂成疾,腾笑乡邻。后闻静坐之说,不敢领教矣。民国二十一年(1921)春,遇吾乡徐真如先生於上海,见其神采奕奕,顿异往昔。询之,悉先生已皈依无为大道,斯道融三教於一炉,具出世之方便,有入世者应用。先生深得此中三昧,抱己达人之愿,在沪创立道堂,为度世之谋。因时相顾访,觉其风度慈祥,语言有味,杯茶清谈,往往夜以继日,乐乃无已,遂请弟子之礼而求教焉。先生逊曰:熟不拘礼,共道可也。又曰:学道当以静坐入手,而静坐之法,无为尚矣,一切有之法,皆当摒弃。继乃指授方法,命余习坐 ,无如自愧下乘之资。尝求速效,将信将疑,时作时辍,所以往来七八载。虽然与先生亲若家人,但依然门外之客。弗能登堂而入室焉。近年先生门下,桃李满园。后来居上者,济济一堂。先生之道果日以成。余因惭思愤,静坐之兴味亦日益增。一日先生捡书数册,欣然授余曰:此皆吾道之祕本。昔时先辈不肯轻易授人,盖古人有非人不传之训,今为普化,嘱余加以编订付刊。余肃然起立(敬),谢曰:弟子不文,且古圣尚有述而不作之训,何敢当此。先生曰:汝何迂也,夫道一而已矣,原可述而不作,唯惟一切文字,随时随地随人而有变化之宜。文字上之变化,如与道意无违,依然遵述而不作之训也。余乃唯唯,先将混一子«静坐无为法»一书,编订付刊,以供各方大雅之指正。
时在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冬至日
白梅序於上海崇道修养院
无为静坐法 序。 仰西法师
世尊昔日在菩提树下,夜观睹明星,忽然大悟。歏曰:奇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是故楞严会上,世尊首告之曰:汝等众生,从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但常真心当下苦工。昔阿难尊者,七处征心,都找不到,况凡夫乎。所以古人云:大无其外,小无其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藏于密。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后人若欲征心,须先明白,心在身中,身在世界,世界在虚空之中,心在太空中,包含恒沙世界。我心亦在太空,所谓十方虚空,生汝在内,是谓真心,三教圣人,皆用真心以说法。儒曰:忠恕,释曰:慈悲,道曰:感应。无非用此真心,消灭一切妄想。返本还原,真心自现。客岁因参观上海市崇道联谊社,得见道长徐真如先生,红光满面,和蔼可亲。理事长吴炳文先生,英明爽朗,布置有方。秘书长童白梅先生,博学多闻,温文儒雅。以及各社友,皆有道者之风。谈经论道,尽欢而归。若无宿缘,何得相遇。今又编成«无为静坐法»一书,嘱余为序,愧不能文,固辞不获。细读书中旨意,不但使人除病苦获健康,强身以延寿,且可改造人心。挽回世运,真是菩萨心肠,令人佩服。况所列方法,平易简单。将佛教打坐参禅结迦趺坐之难,一概解除。顿开禅门方便之路,但愿芸芸众生,由此征心,菩提自见,免转轮回。从此乃可世界和平,干戈永息,不禁为之馨香以求。拜祷以祝之矣,是为序。
佛历二千九百七十四年元宵普陀山僧洪筏禅院释仰西,时七十有六序於上海

序。            黄松涛先生
正心诚意之实践,奚自乎,自乎静坐而已。大学言修齐家治平,归功於静定。盖习静之说,由来久矣。惟坊间所出静坐之书,率皆默守成法。不合自然,学者不察,每致误入歧途,良可叹也!余友童君白梅,早具夙慧,近年皈依无为大道。研讨禅理,颇有心悟,出示其所 编之无为静坐法一书,嘱序於余。余审其内容,係取材於混一子静坐法。间多参以心得之言,详为阐述,指人迷津。晚近人欲横流,世道日衰,非提倡静坐,躬行道德,易足以正人心,而免浩劫。行见此书一出,其有功於世道也,诚非浅鲜 ,余故乐而为之序。
丁亥元旦日
黄松涛序於上海市社会局

原序
仆才疏学浅,简陋无文,自幼得先伯先父真传,教以堪舆道学等术。半生精力,专研习堪舆。道学一家,虽略知之,未及实践。嗣后受聘龙岩(巖),为林姚二君营坟。秋月返里,病不可支,时家兄济宽,济春,以静坐法相勉。初尚不甚相信,及经静坐二月余,厥病顿疗,信矣。然终未解其妙也,厥后抵江赣长宁,黄畲山廖祖师之道堂。
赖师仁章凌师邦壁二道长,神采风清,面色如朱,终日在山林静坐。所言静坐之法,以无为无相为旨,此外无半点奇异。仆三次拜访,俱蒙指示,猛然大悟。方知昔日所学,虽属正理,然似近跡相,不免心意作用,尚不及此道之纯正自然也。且所言道德,证诸三教经典,无一不合。兼无戒律秘诀之 名称。无论贤愚皆可学步,仆因不揣固陋,以私淑诸人者,着而问世。倘能照法行之,小可却病延年,大可超凡入圣。仆自躬行以来,寒暑不辍。果能始终不忘,豈特祛病已乎。
混一子识
编辑大意
一,是书原名«静坐无为法»取静坐以无为旨之意,今改称«无为静坐法»以有别於其他各种静坐诸书,与原意无甚出入而较为明晰。
二,原书著者混一子係前辈道师曾亲受 赖凌二师指示,书中所言皆係真传依钵,藏诸秘笈,不肯轻易授人,幸由锡山杨师静安向金陵道友王君处借来,并由徐丽生先生亲手抄录而得。
三,是书内容十之五六皆係原稿,未敢删改其旨意,其余十之三四虽係编者增補,然皆本诸  徐师真如杨师静安平日教门下弟子口传之语。徐杨二师半生精力尽瘁於的道,弟子 满天下凡,所有言皆从实验中来,确是正法。
四,是书原稿本係散文,文意并茂,惟方法之书,以章节编制为宜,适合先代文体,且文词方面,力求浅显,便於初学。
五,是书原著当有著有作之权,幸在同道目的皆在普化,编者或可免抄袭之责 ,但道外坊间翻印须得本书发行人之同意。
六,本书未尽善处尚望读者指示,以备再版时更正。


无为静坐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原道
第二节 原气
第三节 原理
第二章方法
第一节 坐前之准备
第二节 静坐之姿势
第三节 跪拜法之动作
第四节 静坐心法
第五节 静坐时间
第六节 静坐方便法
第三章 静坐之反应与效验
第一节 静坐之反应
第二节 静坐之效验
第四章 静坐却病
第一节 理论
第二节 方法
第五章 附录 考证
(一)天文录
(二)大学章
(三) 中庸篇
(四)玉皇心印经
(五)清净经
(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静坐入门——无为静坐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原 道
凡学静坐之论道者,先须明道。惟世之论道者纷纷不一,故谚有三千六百旁门之说,使初学者不知所宗。须知天地万物,探本求源,皆由一气所生,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公诸天下,无一有不同者。原于赋性无异之故,今欲还原性,亦无有不同之理,何有三千六百旁门之多乎?噫教门既多,正道日微,左道日繁,良可叹也。要之正道左道之分,只在有为无为之别。所以圣人立教,无意必固我率性自是,不假丝毫人力之强求造作,盖道在无为者也。若云有为,则动静之间,概尚心意助长,此以如是之法运用,彼以如是之诀行持,法术递嬗,无怪乎有三千六百门之分也。或曰无为之道,无形无相,空无所有,何道之可言,何道之可明?是不然也!所谓空者无者,盖不用意作为,只以静听天机,如是不动,此心常在有无恍惚之中。俟人欲静,浊气降,厥性自然,复初本来面目,不期自现。存无守有,故谓之曰[无为]。並非静坐迷寤,失却正知正觉,而入于顽空之境。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长,即此意也。或又问曰,静坐之时,此心最難安放,应如何住,如何降伏。對曰,我人之心最为虚灵,虚灵之物,即本我之物,存空存无,身心即在虚灵中矣。心入虚灵,則不住而自住,不用降而自伏。苟一着意,即生挂碍,則心不在虚灵而馳物外,故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诸蔽。除是四者,方可入於空,既入於空,則心在虚灵中矣。一得虚灵,是为复本,是谓見性,是谓得道,妙哉此時,人我皆空,天升亦升,天降亦降,天即我而我即天,此所谓与天合德也。初学者,明了此中妙趣,对於靜坐之道,思過半矣。

第二节 原 气
我国中医,常以气化二字,讥西医用药之不合自然。虽然,即就中医而论,能识气化者,诚有几人哉。盖良医之治病,在 乎识得气化,庸医之杀人,在乎不明气化。故学习静坐者,不知气化之机,是死坐禅也。但气化二字,岂易明哉。在今日科学时代,一遇古代哲学名词,即目为无稽之谈。不屑研究之文,所以气化之义,更难明暸。今编者為说明气化之奥义,若废除古代名相之词,而易以近代之术语,深恐失却庐山面目,反掩古学之光辉,读者 谅之。夫盈天地间者,一而已矣,一者中和之气,水火之物也。混元之初,阴阳未分,无方无隅,无昼无夜。惟此一气,在虚空,故名无极。自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分判,轻清上升為天:重浊下降为地,故名太极。水火者,天地之体也。无水火则天地化为死物,故有山泽通气,雷风相薄,而后水火之气可交,水火之气 既交,四时万物因而成焉,是即天地万物一元之气也。古代学者,尝谓人身一小天地,即指人生水火气化之机,与天地之气化;初无二殊。后人不明其用意之所在, 强以天地日月山川草木,配合耳目口鼻四肢百骸,所以无怪乎令人目为无稽之谈也。夫坐禅之理,原係复还天性,故必如天地之雷风相薄,山泽通气,而后人之水火 可以交,是谓得一也。然欲求雷风山泽之感格,非空处不可得,空者雷风山泽之体也。雷风水火者,空中流动之气也。雷主动而风主嘘,山峙水流,皆因鼓舞之气, 水火脱非空处,雷何能动,风何能嘘乎。故谓不得天地雷风山泽之气,不足以成道也。或曰人既具一天地,是天地有雷风山泽,人亦有雷风山泽,何必拘拘向空中讨论耶。对曰:人之雷风山泽,人非自有,实由天赋,天人时刻交感,一息不能相违。倘不知此中至理,若於斗室默坐,则所受者,一片阴浊之气,轻清之气,既不我感岂非天自天,而人自人乎。虽有雷风山泽,不能通其气,气既不通,水火无交,失升清降浊之机,如何复还天性之本能。所以在静坐时,气之清浊大小,又不可不辨也。密室不如厅堂,阴暗不如明朗,古人出游.每於月白风清之夜,风和日暖之时,岂偶然哉。盖乘风而坐,一经大风鼓盪,清风之感受乃足,以明我天德,复我天性也。气之微妙若此,变变化化,其可方喻,吾人日在气化之中不知气,诚如鱼在水中不知水之妙欤。
编者按:常见我国旧式家庭,卧房之窗户,常不多设,遇有病人在牀,更是禁闭不通,满室阴浊之气,将病人之气机困阻,失升清降浊之能,循至病益病而危益危矣,悲夫。


第三节 原 理
习静坐可以却病,可以强身,可以明心见性,而超凡入圣。其原理固何在乎。其理不明,则信念不立,信念不立,何足以使人躬行而实践乎。曰:自有原理存焉。曰:岂但有原理之可述,而自有铁律之功效焉,分述如下。
一、习静坐可以却病之原理。
万百疾病,一言以蔽之,曰内伤外感而已。内伤為五臟六腑不足之病,外感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淫。不足谓之虚损,外感谓之邪实,虚者补之,实则泻之,为药物治病之不二法门。虽然内伤与外感,互为因果,五臟六腑各有传化:六气偏胜,时相兼杂,交错互综,变化万状。故往往有如是之病,苦无对症之方,所以药物治病, 有效有弗效焉。是乃偶然之效,非必然之效也。至於习静坐却病则不然,先审五臟六腑何以有不足之病。盖臟腑之损,不伤於七情六慾,定伤於饮食男女。静坐者, 正心法也,心正身修,主正客退,七情六慾,不为之偏,饮食男女,而为之调。如是五臟六腑各有本能,正气浩然:六气外邪,亦何由而袭之哉。医经云:良工治未病,此静坐却病之第一义也。即未习静坐而先有疾病者,如果症象模糊,迷离恍忽,诊断为难,若药物乱投,乃以生命作试验矣。反不如摄心静坐,养正祛邪,效兵家步步為营之计,恢复人身固有却病机能,疾病自无立足之地,何必一定依赖药石,而自残本能。古人有言,不药为中医,此静坐却病之第二义也。
二、习静坐可以强身之原理。
古 人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蛀,所以强身之道,不外乎运动而已。古之拳术,即今之体操。虽然局部运动,不如全身之平衡,外体运动,不如内功之积极。无为静坐 法,习内功之外,更辅以跪拜运动,则动静兼施,内外透辙,至中和而后已。况功到明心见性,超凡入圣之时,一言一行,无不中节。言寡尤其行寡悔,自然心广体 胖,理直气壮,身体不强而自强。此犹运动强身如拳术体操等法所不及者也。
三、习静坐何以能收超凡入圣之功。
静坐者,所以升清降浊也。夫清者为先天之正气,浊者為后天之偏气。人之初生,本性纯然,只以智识日开,人慾日进,习染日深。于是乎浊气长而清气消,迨至一片纯阴。阳气耗尽,有浊无清,而人则死。或身虽未死,性灵汨没,行尸走肉:亦为鬼矣。所以升清降浊者,盖使真灵不散也。然升清降浊之法,要如水之为物,不扬不波,静而不动,其有渣 滓,自沉于底,清者自浮于上。静坐之法,亦复如是,纯顺自然,无法无为,俟其静寂,清不用升而自升,浊不用降而自降。经曰:无为无着自现成,到此境界, 我心好如皓月当空,万里无云,足以察秋毫之末,远足以照世界之大。心明而性见,万事万物,当然之理,不求而自得。应世则变化无穷,出世则清闲自在,物我皆忘,圣也,仙也,佛也,亦复如是而已。

第二章 方 法
第一节 坐前之准备
(一)初功当在厅前庭心,或露台通风之处, 切忌黑暗污秽之地。
(二)备置坐椅,高低以脚着地為为宜。
(三)初功坐次,当备檀香一炉,用以辟浊引清,开通心窍。
(四)泡清茶一杯,缓饮数口,收拾身心,為入坐之准备。
(五)备置蒲团一只,供跪拜  (拜法动作参阅附图)之用。以助气血流通之舒畅。
(六)坐前洗面,可助神清,放宽裤带袜带,解开领口,使不阻碍气路流通。

第二节 静坐之姿势
(一)平直其身,头颈端正,不偏不倚,不伛 不曲,但极当其自然,不可丝毫作势,寓庄严准确於于和平自然,以意会之。
(二)坐着椅边一寸许,不可过位,阻碍气血,上下流通之路。
(三)口微啟,目闭,两手平按膝上,手心向下,两足着地,平直安放,宽狭适度,两足距离约一尺三寸,舌尖自然平放,不必抵腭。

第三节 跪拜法之动作
(一)两膝向蒲团上跪下,足跟靠拢,足底朝天,两臂向前平举,两手伸直,手指併拢,须带自然相。
(二)两手向蒲团轻轻放下,手心向下,手指 併拢,上体伏於团上叩头,口鼻吐气。
(三)上体起伏,两手垂下直跪,口鼻吸气,亦须自然。
(四)如上三个动作,循环往复,一呼一吸,不啻一次,全身运动,深呼吸体操,拜数不拘,少者十数拜,多者数十拜,以气血舒畅為度,(动作时姿势参阅附 图)
(五)在入坐之前,与坐毕之后,皆当跪拜,拜数虽不拘,但以十五拜至二十五拜為标準。
(六)当坐之时,如觉气路阻滞不舒,不妨辅行跪拜运动,调和气化。
(七)跪拜之时,目闭口啟,亦须摄心归一,气路乃不散乱。

第四节 静坐心法
(一)此节最难说法,全在意会,静坐功夫,本是正心诚意之实践功夫,倘然坐在椅上,外表似乎静止,内体还是心猿意马,则非徒无益。反招损害,所以「主敬」二字,为着手第一功夫。
(编者按:宋元理学家皆以主敬二字教门弟子為入手功夫。盖敬为德表,主敬则精神贯注,群魔皆退,怠驰则游移恍惚,万事俱无主张。十数年来,同道诸友中,稍有天才者,颇不乏人,可惜倜傥不羁,玩弄光景,徇至亡身败家而后已,哀哉。)
(二)心无挂碍四字,为开始功夫。心有挂碍,即有所着。既有所着,即生妄想,乃为物慾所蔽。则我心之虚灵,不能与空中之虚灵同化,所以不得纵横自在矣。故曰心无挂碍,为静坐之开始功夫,所谓开始者,打开复始之门,与虚空同体也。
(三)我心既无挂碍,即无着落。则皈依何所。曰归一归空四字,为存心不二法门。换言之,将我心之虚空,存入於大空之虚空。此则儒家所谓未发之中,孟子所谓收放心,亦此意也。
(四)我心既与虚空同化,则忘体忘身无我无人,万象皆空,如是不动,久之后天气质,渐为空化,还我复初本性,是即复本还原功夫。
(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现如来。时时以此二句经语,为省察功夫。
(六)纯顺自然,不加丝毫注意,作意任意之类。空作主,道安排,此二句道语,為立体功夫。
(编者按:以上六则,是往昔圣贤仙佛成道之妙窍。歷尽百千万劫之心得,幸勿等闲视之。还宜心领意会,时时体念,时时省察,时时存养。毋欲速,毋怠慢,痛下功夫,自己寻出着力之处。一朝打通法界,豁然开朗,自到极乐家乡之境。)

第五节 静坐时间
(一) 初功静坐时间,朝晚二次,最为适当。晨起盥漱既毕,烹茗数盅,焚香一炉,先行数十拜,然后摄心入坐,片刻之久,自然气顺畅转,精神顿爽。然后早餐,准备一日之计,整日工作,应付裕如矣。晚上睡前一小时,焚香入坐,摄心闭目,功到万虑俱息,气和神安。然后登床,自然夜无恶梦,睡味酣浓。
(二)夜半子时,阴尽阳生,正是天地清浊交替之际,此时入坐最为合时,然非初功所宜,俟稍有功程,然后习之。
(三)静坐久暂,自然愈久愈妙,但不必强坐。可久则久,可暂则暂,日久自然渐渐久长,但万事贵乎有恆,若一曝十 寒,必不成功,昔达摩面壁九年,然后成道,学者耐心无之。

第六节 静坐方便法
静坐之时,有若干不如意之问题,往往阻碍进程,使人半途而废。所以另立方便法门,以為解救。
(一)初坐之人,正如鸟入於笼,虎囚於栅,在未坐之时,因心有所着,反不觉杂之多。一朝入坐,则万念俱来,形形幢幢,难於入定。所以道堂之中,朝夕诵经,悠扬悦耳,引人入胜。而况佛言佛语,句句醒人迷梦,初功者当此习坐, 最易清神定志而入於静。
 ( 二 )  有人往往一坐即睡,失却知觉,入於顽空。不知者误为乐道,须时时提醒,或即行跪拜再坐,或逕行睡眠,俟清醒后,再行入坐。
(三)恶色不视,恶声不闻,以外种种之声,不作有心听之,不作无心听之。
(编 者按:此段文字,最有玩味。古人常言,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不视恶色,不闻恶声,则声色之念,不远而自远。所以顏子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训。其次以外种种之声,不作有心听之,不作无心听之,正是悟道之心。盖有心听之则着意,无心听之则作意。当坐之时,吾心无为无着,不听若听,若听不 听,必如是而可以习静。否则,天下之大,何处是清静之乡,市有市声,街有街声,即寺庙亦有寺庙之声,甚至山林亦有鹊鸣鸦叫之声。徐师真如常言,不见即是深山,不闻即是古庙:亦是悟道之言。初功者,自心不能归一,与空同化,往往反以嘈杂为恨,可以悟矣。虽然此对坐者而言,至若旁人之眾,见人静坐,当以保持清静之环境为宜。)

(四)饱食醉酒,房事之后,皆不宜坐,饱食则气阻,强坐则伤胃,醉酒则心乱神昏,强坐则易伤神经,房事之后,如元气未复,往往反为助慾,而为伤身之隐癖。
(五)人生各有天职,因尽天职而有人事,但
人事有顺逆难易之分。不幸而遭遇艰难不测之事,为求良心之安,虽赴汤蹈火,亦当见义勇为。早为合理安排,自可心安意乐,易於入定。否则畏难苟安,因循自误,虽终日静坐,仍得不到安闲自在之境。
(六)往日曾犯昧良隐恶之事,譬如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实由我而死。今日静定,天良发现,此心戚戚,时时忐忑,思潮起落,难消难遣。到此地步,功程当难前进。甚者如疯如痴,自述罪状,所以道中有懺悔之祷。 盖古人有言,弥天大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假此消遣宿孽,进於自新之路。
(七)往日曾在坎坷之境,或在做贱之时,难免受人施与。今者否极泰来,渐入顺境,有恩未报,往往如子欲养而亲不在,心中时起愧怍。亦是阻碍进程,所以道中有报恩之典。
(八)初学道者,功候未熟,偶一不慎,难免 踰矩之失。或为习惯所累,而有反道之 行,今乃立志悔改,以求上进,所以道中有敬道之礼。
(九)心中往往忧思恍惚,莫名所以,遏不下,散不开,即当罢手。或倘徉于山水之间,或聆曲於舞榭之场,或与至友谈心,或与高朋论道,以求我心之所适,然后再坐。


第三章 靜坐之反應與效驗
第一节 静坐之反应
        凡初学静坐,如身心素来健全者,稍久自然气机发动,心性开觉,步步入胜, 直上天台。古时禅家所称,上等根基者,即此等人也。虽然此等人千不得一,必顼先后天两无亏损,乃足以语此。方今末世之人,因平日生活,离道太远。即初生之 婴孩,已秉后天道传之气质。而况中年之辈,十居八九,必有宿病,潜伏於中。在未坐之前,本无显着病态,既坐之后,反呈种种离奇症状,是名反应。犹如一池之 水,底有渣滓,初看澄清如镜,一经波动,即呈混淆,是亦物理之当然。初学者正不必疑惧,坚持直往,决无妨碍。兹将常见之例说明其心理与生理上之作用,以助 学者信心。

(一)常见初坐者,将入于定,忽然悲哭,此人平日必有隐恨在胸,无可发泄,今乃复还本性,悲哭正所以消恨。犹如千里游子,饱经风霜,一旦归家,乍见慈母,能无慟乎。
 ( 二 )  正在入坐,忽然狂喊喝叫,似遇鬼状,此人往昔必受巨惊。
 ( 三 )  又有一呓语喃喃,忽笑忽悲,似疯似癲,此人或為情场失意之客,当以光明豁达之语,善为劝化,日久自正。
(四)初入道门,将在开觉,往往怨天尤人,多牢骚之语,此辈类多失意之徒,尚未入乐天之境。
以上四例,属於心理上之病态反应,举一反三而已,又有属於生理上者如下:

(一)胃中宿食未消,或为寒气阻膈,不得下达,拜坐之后,必作呕吐,上焦气路,因以得通,中下二焦之气路,亦即随之下降,中医下剂,往往反佐升药,亦此意也。
 ( 二 )  下焦大小肠中如留宿秽,易使胃纳减少,拜坐之后,往往作泻,泻后顿觉思食。
(三)肌肤伏湿,拜坐之后,必然发疹,血液蕴毒,拜坐之后,必然发疮。
(四)呵欠烦吹,是係内火发泄,屁气下降, 将有大便之意。
其 他如发汗,发痒,发热,发冷,发颤,发厥,发癲,发狂等等。总之皆为宿病外透,功程反应。孟子曰,若药不瞑眩, 厥疾不瘳,所以反应之来,不但毋须疑惧,正当视為佳兆乃可,虽然考诸事实,心身素健者,常无甚反应;初功尚无经验,如遇反应,即当求正於素有功行之道师, 为之引导,为之解救,则道若坦途,决无妨碍,若自作聪明,不求师教,或盲从粗工之言,滥施方术,则误入歧途,流弊无穷,慎之慎之。

第二节 静坐之效验

          初功反应过后,心身回复健全,继续静坐,不久自然气机发动,心开解悟,时时感觉种种微妙,是係进程效验,即当求师引证,循序渐进,自登莲台,而入胜境。兹举数例如下:
(一)忘体忘身,与太虚同空之时,须人天大胆,不可丝毫恐惧。
(二)气机发动之时,如有物来状,释名如来,又曰见性。其气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疾或徐,或内或外,任其自然,不可用意提吸拦挡。
(三)气动之时,念念皈空,不可着意动处,庶气路流通而入神化之境。
(四)道犹路也,天地有此道路而通正气,人之一身:亦由此道路而气路流行。所谓道路者,任脉与督脉是也。待清升浊降,德溢中和,或顺或逆,其一片虚灵之气,自然循此道路而行,循环不已。
孟子曰:晬然现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是皆此气之循环也。然天道成化,皆出於无心,彼以意造,过尾闾,上夹脊,度玉枕者,吾道不谈也。
(五)我身如腾太空,忽大忽小,乍明乍暗,一切疑惧之心,当诚不顾,我心不为之动,顷刻本体即复,真心自安。
以上数则,标例而已,一旦功成,朗耀心聪,明白四达,更是难描难画。但学者不可有此希望之心,当纯任自然,效验与否不必计及,如同一叶扁舟,放乎中流,任其所之,水到自然成渠,瓜熟自然蒂落。

第四章 靜坐却病
 第一节 理论
          静坐却病,在第一章第三一节,已说明其原理。又在第三章第一节,说明心理与病理之反应作用。今更详加申论,以明无为静坐法确有却病之功能。
我国古时,巫医并称。巫者以祝咒治病,医者以针、砭、推拿、药物治病。然则治病之方法,不仅药物一道。后世巫者治病,说神说鬼,入於荒诞迷信。针砭推拿之术,日渐失传,沦为江湖之技。惟有药物治病一法,代有专家,著书立说,取得士大夫之信仰。数千年来,医药并称,相习成风,举世之人,目為医即是药,药即是医,几不知药物治病之外,更有其他方法。一遇药石无效,即委诸天命,令人浩叹。幸读者对於静坐却病,在原理与作用上,已有相当之认识。今更就实施之方法上与药物治疗作相对之比较。谅为读者所乐闻,亦不失学术家之研究态度欤。

(一)药物治疗之先决手段,为诊断症侯,症虽定型,候有变化,诊断确切,固无幸事。万一失之毫厘,错以千里,病变仓卒,何以挽救。考诸事实,近世虽在科学昌明之世,医家断病,往往各执一是,所在多有,医家诊断技术在未到统 一之前。药物治病,在方法上尚有商讨进步之余地。
(二)药物为疗病之原素,药性功能,关係至巨。我国近世,药性功能参错,与用量限度之不统一。乃不可否认之事实,然则病家服药,尚有慎重考虑之余地。
(三)治病有标本之分,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又有虚实之辨,虚者宜休养,实者宜攻泻。更有心身之别,身病可医,心病难医,為古人之常谚。近世人类生活竞争,日趋剧烈,病本之成 因,属於外感者固多。但精神感受与损伤之病,亦与日俱增。夫风寒暑湿燥火 瘟疫之外袭,乃实症也。可以攻泻,药物治疗或可见功能。五臟六腑之内伤, 虚病也,虚病之治,全在休养之得法,药物治疗,辅助而已,但过虚之病,药亦难投。盖攻则伤本,反促其寿,补则呆滞,益阻气机。又有病本為七情六慾之偏,欲求根本治疗,决非药物可收全功,然则病家对於药物疗病法,尚不可信為全能也,明矣。
(四)药物治疗之缺憾,既如上述。静坐却病之功 能何在。对曰:我人欲明静坐却病之功能,必须先明药物治病之作用。尝考中国基本医书,汉医张仲景所著之伤 寒论,内共一百十七方,以作用归纳,不外乎汗吐下三法而已。后世医书,虽汗牛充栋,论其作用,仍不出三法之外,迨近代名医叶香岩发明芳香化浊之 法,确在三法之外,为治疫之妙方。然则药物祛病之出路,惟此四法而已。利用无为静坐法却病,上膈阻滞,自可开吐。肠留宿秽,自可作泻。皮表感冒,  自可发汗。焚香以辟秽,饮茶助清降。弗药而可祛病於体外,有药物之功 能而无其弊。至於五臟六腑之内损,七情六慾之偏伤,正是药石难治之病。而是静坐有效之症,法简易行,功可预期。而况可以养生,可以修身。诚如道经所谓,一 法包含无量法也。求其原理,亦无非升清降浊,为人身本有之机能。习静坐却病,亦无非增强人身本有生机之运化而已,乃人身生理之当然原理,有何神秘之可言。

第二节 方法
(一)病者有二例,有已经静坐而病者,有未经静坐而病者。
(二)已经静坐者,有久暂之分。
(三)久坐遇病,多因开动气关,至此将过未过。
(四)暂坐遇病,有因宿病陈滞,一经开动而发者,当此之时,必须坚心静坐,未有不愈之理。
(五)未经静坐而病者,可按照静坐方法,亦无有不效者。
(六)凡病者多有自失主张,必须廷请一二 人,素能静坐者,与之对坐,以镇其心。
(七)屋内与坐者对坐,较空处对坐,宜隔远些。
(八)对坐之时,不可顾此顾彼,自然静坐无言,照常坐之,及半时一时之久,可暂行休息,随同病者,对空位放势跪拜,静坐动之於内,跪拜动之於外,俾血脉容易调和。
(九)择一清净光气充足之场,设一台位,秉烛烧香。(必须上等檀香)惟不用纸钱锡箔等迷信之物。
(十)台位左右各置一坐位,与病人对坐者, 即坐此左右两位,面宜向空处,与病者对照。
(十一)斯台之设,无形无相,亦不必书写一切名目,盖我道原是无为。
(十二)病者或沉吟不已,烦躁不安,当用古时各经典,或大学、中庸、真空首卷、金刚、道德、清净诸经。為之诵念,以静其神而定其心。心定神静,则病势自退,切弗当作迷信,盖此中含有心理之作用也。但诵经必须久於此道者,乃得词正腔圆,音韵悠扬,俾病者乐听,易得感应。
(十三)诵经之人,必须心性皈一,虔诚跪诵,乃得感应,一失恭敬,等於儿戏,便难见效。
(十四)病者当心坚如铁石,不可偶信偶疑,又不可听人言惑,自失主张,盖心为身之主宰,疑惑不定,则气乱神昏,病何能愈。譬如为将之道,虽在四面楚歌,而一心不动,从容指挥,自然转败为胜。
(十五)凡人有过,责在知过悔改。良心始有复萌,及其良心一现。自然阳动阴消,厥病乃愈。如将错就错,轨迷不悟,即在不病,必然终凶。古云吉人天相,诚不诬也。
(十六)经云:人心好静。又曰: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清静为心神之妙药。病者之环境清静,病自易愈,烦恼忧愁之言,一入病者耳,等於鴆毒,切勿轻忽。
(十七)病者之饮食,自宜富於滋养,但亦有相当禁忌,以易於消化不逆病情为原则。
(十八)药有偏胜,难得中和。古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幸勿急功邀幸,药石难投,反致不治。古云:弗药有喜,寓有至意焉。

第五章 附录 考证
本章附录诸经,為古圣仙佛坐性理中得来。吾人学习静坐,原為学道,平日习坐之后,再将诸经考证。一朝玩索有得,自有事半功倍之效。古人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即此意也。

天文录
按此篇由原着抄录,乃学道之诀。文虽未经雕琢,不甚工精致,但辞意都从实际功夫中得来,学者倘经过实践功夫,而有所得,乃如此文之朴实可爱焉。
 正心分第一
道为人之本性,心之虚灵。人心不灵,斯道不明。道之所在,先正其心。心既正矣,道有所根。道根既得,大道可成。
 遏欲分第二
大道无欲,有欲斯浊。浊欲既生,道不能明。欲之所在,在於贪爱。贪爱既起,道不附体。遏欲修道,不自我独。

诚意分第三
大道惟心,心意在诚。意之所向,精气神随。意不在诚,精气神疲。人能意诚,积久道生。道既日生,渐入圆明。勿谓道难,诚意可寻。

定虑分第四
大道精一,在於定虑。虑既能定,道亦能定。鬼道邪道,扰乱至宝。由虑不定,是以颠倒。虑之所定,道之所存。

育精分第五
大道有灵,灵在其精。精何必育,育之则盈。其精既盈,四处游行。随神变化,举动身轻。天道在阳,地道在阴。圣道在灵,人道在精。

养气分第六
大道无形,养气则充。至大至刚,道在其中。气何能养,不在助长。有道气聚,无道则散。浩然之气,唯在善养。

凝神分第七
大道在神,神乎其神。其凝则有,其散则零。神何以凝,在於能静。神合其气,气合其精。三者既合,其道迺真。

观空分第八
大道之宗,在於观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心中有着,道不能通。森罗万象,真空不空。存无守有,道乃成功。

成真分第九
人能修道,成真有期。天地大道,本於太虚。言乎太虚,真实不虚。身心如是,久久修持。修持既久,朗若日星。出神入化,随处得宜。道学真诀,尽在於斯。

(二)大学章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遺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於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三)中庸篇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復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其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四)玉皇心印经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迴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昇。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牡。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根深。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盈。骨散寒琼。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五)清净经
太上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 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 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子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生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又曰,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曰,吾语汝至道之精,方方冥冥。至道至极,昏昏默默。无道无所,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毋劳尔形,毋摇尔精,毋使尔思,毋虑营营,乃可长生。

(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 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 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凡有志静坐诸君参阅本书后,如再有困难问题妨碍进程者,请驾临或通函敝社即可有圆满之解决方法,保证成功。盖敝社宗旨,原为推行静坐方法,以强固体魄改造心性,贡献於社会国家焉。
上海市崇道联谊社
中正东路一二六五弄二十号

《無為静坐法》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四月初版
审定者:崇明 徐真如,吴兴 吴炳文,无锡 顾仁安。
发行者:绍兴 单松年,崇明 汤其贤,上海 沈文信,崇明 陆泳璋。
编辑者:崇明 童白梅
发行所:上海市 崇道联谊社
                中正东路一二六五弄二十号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空字图

THE RELIGION OF THE VOID (空道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