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静坐法
静坐入门——无为静坐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原 道
凡学静坐者,先须明道。惟世之论道者纷纷不一,故谚有三千六百旁门之说,使初学者不知所宗。须知天地万物,探本求源,皆由一气所生: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公诸天下,无一有不同者;由于赋性无异之故,今欲还原本性,亦无有不同之理,何有三千六百旁门之多乎?噫教门即多,正道日微,左道日繁,良可叹也。要之正道左道之分,只在有为无为之别。所以圣人立教,无意必固我率性自是,不假丝毫人力之强求造作,盖道在无为者也。若云有为,则动静之间,概尚心意助长,此以如是之法运用,彼以如是之诀行持,法术迪亶,无怪乎有三千六百门之分也。或曰无为之道,无行无相,空无所有,何道之可言,何道之可明?是不然也!所谓空者无者,盖不用意作为,只以静听天机,如是不动,此心常在有无恍惚之中。儗人欲静,浊气降,厥性自然,复初本来面目,不期自现。存无守有,故谓之曰[无为]。並非静坐迷寤,失却正知正觉,而入于顽空之境。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即此意也。或又问曰,静坐之时,此心最難安放,應如何住,如何降伏。對曰,我人之心最為虛靈,虛靈之物,即本我之物,存空存無,身心即在虛靈中矣。心入虚靈,則不住而自住,不用降而自伏。苟一着意,即生罣礙,則心不在虛靈而馳物外,故有忿愤、恐懼、好樂、憂患諸蔽。除是四者,方可入於空,既入於空,則心在虛靈中矣。一得虛靈,是為復本,是謂見性,是謂得道,妙哉此時,人我皆空,天升亦升,天降亦降,天即我而我即天,此所謂與天合德也。初學者,明了此中妙趣,對於靜坐之道,思過半矣。
第二節 原 氣
我固中醫,常以氣化二字,譏西醫用药之不合自然。雖然,即就中醫而論,能識氣化者,誠有幾人哉。蓋良醫之治病,在乎識得氣化,庸醫之殺人,在乎不明氣化。故學習靜坐者,不知氣化之機,是死坐禪也。但氣化二字,豈易明哉。在今日科學時代,一遇古代哲學名詞,即目為無稽之談。不屑研究之文,所以氣化之義,更難明暸。今編者為說明氣化之奥義,若廢除古代名相之詞,而易以近代之術語,深恐失却廬山面目,反掩古學之光輝,讀者諒之。夫盈天地間者,一而已矣,一者中和之氣,水火之物也。混元之初,陰陽未分,無方無隅,無晝無夜。惟此一氣,在虚空,故名無極。自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陰陽分判,輕清上升為天:重濁下降為地,故名太極。水火者,天地之體也。無水火則天地化為死物,故有山澤通氣,雷風相薄,而後水火之氣可交,水火之氣既交,四時萬物因而成焉,是即天地萬物一元之氣也。古代學者,嘗謂人身一小天地,即指人生水火氣化之機,與天地之氣化;初無二殊。後人不明其用意之所在,強以天地日月山川草木,配合耳目口鼻四肢百骸,所以無怪乎令人目為無稽之談也。夫坐禪之理,原係復還天性,故必如天地之雷風相薄,山澤通氣,而後人之水火可以交,是謂得一也。然欲求雷風山澤之感格,非空處不可得,空者雷風山澤之體也。雷風水火者,空中流動之氣也。雷主動而風主噓,山峙水流,皆因鼓舞之氣,水火脫非空處,雷何能動,風何能噓乎。故謂不得天地雷風山澤之氯,不足以成道也。或曰人既具一天地,是天地有雷風山澤,人亦有雷風山澤,何必拘拘向空中討論耶。對曰:人之雷風山澤,人非自有,實由天賦,天人時刻交感,一息不能相違。倘不知此中生理,若於斗室默坐,則所受者,一片陰濁之氣,輕清之氣,既不我感豈非天自天,而人自人乎。雖有雷風山澤,不能通其氣,氣既不通,水火無交,失升清降濁之機,如何復還天性之本能。所以在靜坐時,氣之清濁大小,又不可不辨也。密室不如廳堂,陰暗不如明朗,古人出遊.每於月白風清之夜,風和日暖之時,豈偶然哉。蓋乘風而坐,一經大風鼓盪,清風之感受乃足,以明我天德,復我天性也。氣之微妙若此,變變化化,其可方喻,吾人日在氣化之中不知氣,誠如魚在水中不知水之妙歟。
編者按:嘗見我国舊式家庭,臥房之窗戶,常不多設,遇有病人在牀,更是禁閉不通,滿室陰濁之氣,將病人之氣機困阻,失升清降濁之能,循至病益病而危益危矣,悲夫。
第三節 原 理
習靜坐可以却病,可以强身,可以明心見性,而超几入聖。其原理固何在乎。其理不明,則信念不立,信念不立,何足以使人躬行而實踐乎。曰:自有原理存焉。曰:豈但有原理之可述,而自有鐵律之功效焉,分述如下。
一、習靜坐可以却病之原理。 萬百疾病,一言以蔽之,曰內傷外感而已。內傷為五臟六腑不足之病,外感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淫。不足謂之虛損,外感謂之邪實,虛者補之,實則瀉之,為药物治病之不二法門。雖然內傷與外感,互為因果,五臟六腑各有傳化:六氣偏勝,時相兼雜,交錯互綜,變化萬狀。故往往有如是之病,苦無對症之方,所以藥物治病,有效有弗效焉。是乃偶然之效,非必然之效也。至於習靜坐却病則不然,先審五臟六腑何以有不足之病。蓋臟腑之損,不傷於七情六慾,定傷於飲食男女。靜坐者,正心法也,心正身修,主正客退,七情六慾,不為之偏,飲食男女,而為之調。如是五臟六腑各有本能,正氣浩然:六氣外邪,亦何由而襲之哉。醫經云:良工治未病,此靜坐却病之第一義也。即未習靜坐而先有疾病者,如果症象模糊,迷離恍忽,診斷為難,若藥物亂投,乃以生命作試驗矣。反不如攝心靜坐,養正祛邪,效兵家步步為營之計,恢復人身固有却病機能,疾病自無立足之地,何必一定依賴藥石,而自殘本能。古人有言,不药為中醫,此靜坐却病之第二義也。
二、習靜坐可以强身之原理。 古人有言,流水不腐;尸樞不蛀,所以强身之道,不外乎運動而已。古之拳術,即今之體操。雖然局部運動,不如全身之平衡,外體運動,不如內功之積極。無為靜坐法,習內功之外,更輔以跪拜運動,則動靜兼施,內外透轍,至中和而後已。況功到明心見性,超凡入聖之時,一言一行,無不中節。言寡尤其行寡悔,自然心廣體胖,理直氣壯,身體不强而自强。此犹運動强身如拳術體操等法所不及者也。
三、習靜坐何以能收超凡入聖之功。 靜坐者,所以升清降濁也。夫清者為先天之正氣,濁者為後天之偏氣。人之初生,本性純然,祇以智識日開,人慾日進,習染日深。於是乎濁氣長而清氣消,迨至一片純陰。陽氣耗盡,有濁無清,而人則死。或身雖未死,性靈汨沒,行屍走肉:亦為鬼矣。所以升清降濁者,蓋使真靈不散也。然升清降濁之法,要如水之為物,不揚不波,靜而不動,其有渣滓,自沉於底,清者自浮於上。靜坐之法,亦復如是,純順自然,無法無為,俟其靜寂,清不用升而自升,濁不用降而自降。經曰..無為無着自現成,到此境界,我心好如皓月當空,萬里無雲,細足以察秋毫之末,遠足以照世界之大。心明而性見,萬事萬物,當然之理,不求而自得。應世則變化無窮,出世則清閒自在,物我皆忘,聖也,仙也,佛也,亦復如是而已。
第二章 方 法
第一節 坐前之準備
(一)初功當在廳前庭心,或露台通風之處,切忌黑暗污穢之地。
(二)備置坐椅,高低以腳着地為宜。
(三)初功坐次,當備檀香一爐,用以辟濁引清,開通心竅。
(四)泡清茶一杯,緩飲數口,收拾身心,為入坐之準備。
(五)備置蒲團一只,供跪拜(拜法動作參閱附圖)之用。以助氣血流通之舒暢。
(六)坐前洗面,可助神清,放寬褲帶襪帶,解開領口,使不阻礙氣路流通。
第二節 靜坐之姿勢
(一)平直其身,頭頸端正,不偏不倚,不偃不曲,但極當其自然,不可絲毫作勢,寓莊嚴準確於和平自然,以意會之。
(二)坐着椅邊一寸許,不可過位,阻礙氣血,上下流通之路。
(三)口微啟,目閉,兩手平按膝上,手心向下,兩足着地,平直安放,寬狹
適度,兩足距離約一尺三寸,舌尖自然平放,不必抵齶。
第三節 跪拜法之動作
(一)兩膝向蒲團上跪下,足跟靠攏,足底朝天,兩臂向前平舉,兩手伸直,手指併攏,須帶自然相。
(二)兩手向蒲團輕輕放下,手心向下,手指併攏,上體伏於團上叩頭,口鼻 吐氣。
(三)上體起伏,兩手垂下直跪,口鼻吸氣,亦須自然。
(四)如上三個動作,循環往復,一呼一吸,不啻一級,全身運動,深呼吸體 操,拜數不拘,少者十數拜,多者數十拜,以氣血舒暢為度,(動作時姿勢參閱附圖)
(五)在入坐之前,與坐畢之後,皆當跪拜,拜數雖不拘,但以十五拜至二十五拜為標準。
(六)當坐之時,如覺氣路阻滯不舒,不妨輔行跪拜運動,調和氣化。
(七)跪拜之時,目閉口啟,亦須攝心歸一,氣路乃不散亂。
第四節 靜坐心法
(一)此節最難說法,全在意會,靜坐功夫,本是正心誠意之實踐功夫,倘然 坐在椅上,外表似乎靜止,內體還是心猿意馬,則非徒無益。反招損害,所以「主敬」二字,為着手第一功夫。
(編者按:宋元理學冢皆以主敬二字教門弟子為入手功夫。蓋敬為德表,主敬則精神貫注,群魔皆退,怠馳則游移恍惚,萬事俱無主張。十數年來,同道諸友中,稍有天才者,頗不乏人,可惜倜儻不羈,玩弄光景,徇至亡身敗家而後已,哀哉。)
(二)心無罣礙四字,為開始功夫。心有罣礙,即有所着。既有所着,即生妄想,乃為物慾所蔽。則我心之虛靈,不能與空中之虛靈同化,所以不得蹤橫自在矣。故曰心無罣礙,為靜坐之開始功夫,所謂開始者,打開復始之門,與虚空同體也。
(三)我心既無罣礙,即無着落。則皈依何所。曰歸一歸空四字,為存心不二法門。換言之,將我心之虚空,存入於大空之虚空。此則儒家所謂未發之中,孟子所謂收放心,亦此意也。
(四)我心既與虛空同化,則忘體忘身無我無人,萬象皆空,如是不動,久之後天氣質,漸為空化,還我復初本性,是即復本還原功夫。
(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現如來。時時以此二句經語,為省察功夫。
(六)純順自然,不加絲毫注意,作意任意之類。空作主,道安排,此二句道語,為立體功夫。
(編者按:以上六則,是往昔聖賢仙佛成道之妙竅。歷盡百千萬劫之心得,幸勿等閒視之。還宜心领意會,時時體念,時時省察,時時存養。毋欲速,毋怠慢,痛下功夫,自己尋出着力之處。一朝打通法界,豁然開朗,自到極樂家鄉之境。)
第五節 靜坐時間
(一)初功靜坐時間,朝晚二次,最為適當。晨起盥漱既畢,烹茗數盅,焚香一爐,先行數十拜,然後攝心入坐,片刻之久,自然氣順腸轉,精神頓爽。然後早餐,準備一日之計,鎮日工作,應付裕如矣。晚上睡前一小時,焚香入坐,攝心閉目,功到萬慮俱息,氣和神安。然後登床,自然夜無惡夢,睡味酣濃。
(二)夜半子時,陰盡陽生,正是天地清濁交替之際,此時入坐最為合時,然非初功所宜,俟稍有功程,然後習之。
(三)静坐久暫,自然愈久愈妙,但不必强坐。可久则久,可暫則暫,日久自然渐漸久長,但萬事貴乎有恆,若一曝十寒,必不成功,昔達摩面壁九年,然後成道,學者耐心為之。
第六節 靜坐方便法
静坐之時,有若干不如意之問題,往往阻碍進程,使人半途而廢。所以另立方便法門,以為解救。
(一)初坐之人,正如鳥入於籠,虎囚於栅,在未坐之時,因心有所着,反不覺雜念之多。一朝入坐,則萬念俱來,形形幢幢,難於入定。所以道堂之中,朝夕誦經,悠揚悅耳,引人入勝。而况佛言佛語,句句醒人迷夢,初功者當此習坐,最易清神定志而入於静。
(二 )有人往往一坐即睡,失却知覺,入於頑空。不知者誤為樂道,须時時提醒,或即行跪拜再坐,或逕行睡眠,俟清醒後,再行入坐。
(三)惡色不視,惡聲不聞,以外種種之聲,不作有心聽之,不作無心聽之。
(編者按:此段文字,最有玩味。古人常言,近朱则赤,近墨則黑,不视惡色,不聞惡聲,则聲色之念,不遠而自遠。所以顏子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之訓。其次以外種種之聲,不作有心聽之,不作無心聽之,正是悟道之心。蓋有心聽之则着意,無心聽之則作意。當坐之時,吾心無為無着,不聽若聽,若聽不聽,必如是而可以習靜。否則,天下之大,何處是清靜之鄉,市有市聲,街有街聲,即寺廟亦有寺廟之聲,甚至山林亦有鵲鳴鴉叫之聲。徐師真如常言,不見即是深山,不聞即是古廟:亦是悟道之言。初功者,自心不能歸一,與空同化,往往反以嘈雜爲恨,可以悟矣。雖然此對坐者而言,至若旁人之眾,見人靜坐,當以保持清靜之環境為宜。)
(四)飽食醉酒,房事之後,皆不宜坐,飽食則氣阻,强坐則傷胃,醉酒則心亂神昏,強坐則易傷神經,房事之後,如元氣未復,往往反為助慾,而為傷身之隱癖。
(五)人生各有天職,因盡天職而有人事,但人事有順逆難易之分。不幸而遭遇艱難不測之事,為求良心之安,雖赴湯蹈火,亦當見義勇為。早為合理安排,自可心安意樂,易於入定。否則畏難苟安,因循自誤,雖終日靜坐,仍得不到安閒自在之境。
(六)往日曾犯昧良隱惡之事,譬如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實由我而死。今日靜定,天良發現,此心戚戚,時時忐忑,思潮起落,難消難遣。到此地步,功程當難前進。甚者如瘋如癡,自述罪狀,所以道中有懺悔之禱。
蓋古人有言,彌天大過,當不得一個悔字,假此消遣宿孽,進於自新之路。
(七)往日曾在坎坷之境,或在做賤之時,難免受人施與。今者否極泰來,漸入順境,有恩未報,往往如子欲養而親不在,心中時起愧怍。亦是阻碍進程,所以道中有報恩之典。
(八)初學道者,功候未熟,偶一不慎,難免踰矩之失。或為習慣所累,而有反道之行,今乃立志悔改,以求上進,所以道中有敬道之禮。
(九)心中往往憂思恍惚,莫名所以,遏不下,散不開,即當罷手。或倘徉于山水之間,或聆曲於舞榭之場,或與至友談心,或與高朋論道,以求我心之所適,然俊再坐。
第三章 靜坐之反應與效驗
第一節 靜坐之反應
凡,初學靜坐,如身心素來健全者,稍久自然氣機發動,心性開覺,步步入勝,直上天台。古時禅冢所稱,上等根基者,即此等人也。雖然此等人千不得一,必顼先後天兩無虧損,乃足以語此。方今末世之人,因平日生活,離道太遠。即初生之嬰孩,已秉後天道傳之氣質。而況中年之輩,十居八九,必有宿病,潛伏於中。在未坐之前,本無顯著病態,既坐之後,反呈種種離奇症狀,是名反應。猶如一池之水,底有渣滓,初看澄清如鏡,一經波動,即呈混淆,是亦物理之當然。初學者正不必疑懼,堅持直往,决無妨礙。茲將常見之例說明其心理與生理上之作用,以助學者信心。
(一)常見初坐者,將入於定,忽然悲哭,此人平日必有隱恨在胸,無可發泄,今乃復還本性,悲哭正所以消恨。猶如千里遊子,飽經風霜,一旦歸家,乍見慈母,能無慟乎。
(二)正在入坐,忽然狂喊喝叫,似遇鬼狀,此人往昔必受巨驚。
(三)又有囈語喃喃,忽笑忽悲,似瘋似癲,此人或為情場失意之客,當以光明豁達之語,善為勸化,日久自正。
(四)初入道門,將在開覺,往往怨天尤人,多牢騷之語,此輩類多失意之徒,尚未入樂天之境。
以上四例,屬於心理上之病態反應,舉一反三而已,又有屬於生理上者如下:
(一)胃中宿食未消,或為寒氣阻膈,不得下達,拜坐之後,必作嘔吐,上焦氣路,因以得通,中下二焦之氣路,亦即隨之下降,中醫下劑,往往反佐升药,亦此意也。
(二)下焦大小腸中如留宿穢,易使胃納減少,拜坐之後,往往作瀉,瀉後頓覺思食。
(三)肌膚伏濕,拜坐之後,必然發疹,血液蘊毒,拜坐之後,必然發瘧。
(四)呵欠煩吹,是係內火發泄,屁氣下降,將有大便之意。
其他如發汗,發癢,發熱,發冷,發顫,發厥,發癲,發狂等等。總之皆為宿病外透,功程反應。孟子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所以反應之來,不但毋須疑懼,正當視為佳兆乃可,雖然考諸事實,心身素健者,常無甚反應;初功尚無經驗,如遇反應,即當求正於素有功行之道師,為之引導,為之解救,則道若坦途,决無妨碍,若自作聰明,不求師教,或盲從粗工之言,濫施方術,則誤入歧途,流弊無窮,慎之慎之。
第二節 靜坐之效驗
初功反應過後,心身回復健全,繼續靜坐,不久自然氣機發動,心開解悟,時時感覺種種微妙,是係進程效驗,即當求師引證,循序漸進,自登蓮台,而入勝境。茲舉數例如下:
(一)忘體忘身,與太虛同空之時,須人天大胆,不可絲毫恐懼。
(二)氣機發動之時,如有物來狀,釋名如來,又曰見性。其氣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疾或徐,或內或外,任其自然,不可用意提吸攔擋。
(三)氣動之時,念念皈空,不可着意動處,庶氣路流通而入神化之境。
(四)道猶路也,天地有此道路而通正氣,人之一身:亦由此道路而氣路流行。所謂道路者,任脉與督脉是也。待清升濁降,德溢中和,或順或逆,其一片虛靈之氣,自然循此道路而行,循環不已。孟子曰:晬然現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是皆此氣之循環也。然天道成化,皆出於無心,彼以意造,過尾閭,上夾脊,度玉枕者,吾道不談也。
(五)我身如騰太空,忽大忽小,乍明乍暗,一切疑懼之心,當誠不顾,我心不為之動,頃刻本體即復,真心自安。
以上數則,標例而已,一旦功成,朗耀心聰,明白四達,更是難描難畫。但學者不可有此希望之心,當純任自然,效驗與否不必計及,如同一葉扁舟,放乎中流,任其所之,水到自然成渠,瓜熟自然蒂落。
第四章 靜坐却病
第一節 理 論
靜坐却病,在第一章第三節,已說明其原理。又在第三章第一節,說明心理與病理之反應作用。今更詳加申論,以明無為靜坐法確有却病之功能。
我國古時,巫醫並稱。巫者以祝咒治病,醫者以針、砭、推拿、药物治病。然則治病之方法,不僅药物一道。後世巫者治病,說神說鬼,入於荒誕迷信。針砭推拿之術,日漸失傳,淪為江湖之技,。惟有藥物治病一法,代有專家,著書立說,取得士大夫之信仰。數千年來,醫药並稱,相習成風,舉世之人,目為醫即是药,药即是醫,幾不知药物治病之外,更有其他方法。一遇药石無效,即委諸天命,令人浩嘆。幸讀者對於靜坐却病,在原理與作用上,已有相當之認識。今更就實施之方法上與药物治療作相對之比較。諒為讀者所樂聞,亦不失學術家之研究態度歟。
(一)药物治療之先决手段,為診斷症侯,症雖定型,候有變化,診斷確切,固為幸事。萬一失之毫厘,錯以千里,病變倉卒,何以挽救。考諸事實,近世雖在科學昌明之世,醫家斷病,往往各孰一是,所在多有,醫家診斷技術在未到統一之前。药物治病,在方法上尚有商討進步之餘地。
(二)药物為療病之原素,药性功能,關係至巨。我国近世,药性功能參錯,與用量限度之不統一。乃不可否認之事實,然則病家服药,尚有慎重考慮之餘地。
(三)治病有標本之分,所謂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又有虛實之辨,虛者宜休養,實者宜攻瀉。更有心身之別,身病可醫,心病難醫,為古人之常諺。近世人類生活競爭,日趨劇烈,病本之成因,屬於外感者固多。但精神感受與损傷之病,亦與日俱增。夫風寒暑濕燥火瘟疫之外襲,乃實症也。可以攻瀉,藥物治療或可見功能。五臟六腑之内傷,虛病也,虛病之治,全在休養之得法,药物治療,輔助而已,但過虛之病,药亦難投。蓋攻則傷本,反促其壽,補则呆滞,益阻氣機。又有病本為七情六慾之偏,欲求根本治療,决非药物可收全功,然则病家對於药物療病法,尚不可信為全能也,明矣。
(四)药物治療之缺憾,既如上述。静坐却病之功能何在。對曰:我人欲明静坐却病之功能,必须先明药物治病之作用。嘗考中國基本醫書,漢醫張仲景所著之傷寒論,内共一百十七方,以作用歸納,不外乎汗吐下三法而已。後世醫書,雖汗牛充栋,論其作用,仍不出二法之外,迨近代名醫葉香岩發明芳香化濁之法,確在三法之外,為治疫之妙方。然則藥物祛病之出路,惟此四法而已。利用無為静坐法却病,上膈阻滯,自可開吐。腸留宿穢,自可作瀉。皮表感冒,自可發汗。焚香以辟穢,飲茶助清降。弗藥而可祛病於體外,有药物之功能而無其弊。至於五臟六腑之内损,七情六慾之偏傷,正是药石難治之病。而是静坐有效之症,法簡易行,功可预期。而况可以養生,可以修身。誠如道經所謂,一法包含無量法也。求其原理,亦無非升清降濁,為人身本有之機能。習静坐却病,亦無非增强人身本有生機之運化而已,乃人身生理之當然原理,有何神秘之可言。
第二節 方 法
(一)病者有二例,有已經静坐而病者,有未經静坐而病者。
(二)已經静坐者,有久暫之分。
(三)久坐遇病,多因開動氣關,至此將過未過。
(四)暫坐遇病,有因宿病陳滯,一經開動而發者,當此之時,必须堅心静坐,未有不愈之理。
(五)未經静坐而病者,可按照静坐方法,亦無有不效者。
(六)凡病者多有自失主張,必须廷請一二人,素能静坐者,與之對坐,以鎮其心。
(七)屋内與坐者對坐,較空處對坐,宜隔遠些。
(八)對坐之時,不可顾此顾彼,自然静坐無言,照常坐之,及半時一時之久,可暫行休息,隨同病者,對空位放势跪拜,静坐動之於内,跪拜動之於外,俾血脉容易調和。
(九)擇一清淨光氣充足之場,設一台位,秉燭燒香。(必须上等檀香)惟不用紙錢錫箔等迷信之物。
(十)台位左右各置一坐位,與病人對坐者,即坐此左右兩位,面宜向空處,與病者對照。
(十一)斯台之設,無形無相,亦不必書寫一切名目,蓋我道原是無為。
(十二)病者或沉吟不已,煩躁不安,當用古時各經典,或大學、中庸、真空首卷、金剛、道德、清淨諸經。為之誦念,以靜其神而定其心。心定神靜,則病勢自退,切弗當作迷信,蓋此中含有心理之作用也。但誦經必須久於此道者,乃得詞正腔圓,音韻悠揚,俾病者樂聽,易得感應。
(十三)誦經之人,必須心性皈一,虔誠跪誦,乃得感應,一失恭敬,等於兒戲,便難見效。
(十四)病者當心堅如鐵石,不可偶信偶疑,又不可聽人言惑,自失主張,蓋心為身之主宰,疑惑不定,則氣亂神昏,病何能愈。譬如為將之道,雖在四面楚歌,而一心不動,從容指揮,自然轉敗為勝。
(十五)凡人有過,责在知過悔改;良心始有復葫,及其良心一現。自然陽動陰消,厥病乃愈。如將錯就錯,轨迷不悟,即在不病,必然終凶。古云吉人天相,誠不誣也。
(十六)經云:人心好静。又曰,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清靜為心神之妙药。病者之環境清靜,病自易愈,煩惱憂愁之言,一入病者耳,等於鴆毒,切勿輕忽。
(十七)病者之飲食,自宜富於滋養,但亦有相當禁忌,以易於消化不逆病情為原則。
(十八)药有偏勝,難得中和。古云:千方易得,一效難求。幸勿急功邀幸,药石難投,反致不治。古云,.弗药有喜,寓有至意焉。
第五章 附錄 考證
本章附錄諸經,為古聖仙佛坐性理中得來。吾人學習靜坐,原為學道,平日習坐之後,再將諸經考證。一朝玩索有得,自有事半功倍之效。古人半日讀書,半日靜坐,即此意也。
(一)天文錄
按此篇由原著抄錄,乃學道之訣。文雖未經雕琢,不甚工緻,但辭意都從實際功夫中得來,學者倘經過實踐功夫,而有所得,乃如此文之樸實可愛焉。
正心分第一
道為人之本性,心之虛靈。人心不靈,斯道不明。道之所在,先正其心。心既正矣,道有所根。道根既得,大道可成。
遏慾分第二
大道無慾,有慾斯濁。濁慾既生,道不能明。慾之所在,在於貪愛。貪愛既起,道不附體。遏慾修道,不自我獨。
誠意分第三
大道惟心,心意在誠。意之所向,精氣神隨。意不在誠,精氣神疲。人能意誠,積久道生。道既日生,漸入圆明。勿謂道難,誠意可尋。
定慮分第四
大道精一,在於定慮。慮既能定,道亦能定。鬼道邪道,擾亂至寶。由慮不定,是以顛倒。慮之所定,道之所存。
育精分第五
大道有靈,靈在其精。精何必育,育之則盈。其精既盈,四處遊行。隨神變化,舉動身輕。天道在陽,地道在陰。聖道在靈,人道在精。
養氣分第六
大道無形,養氣則充。至大至剛,道在其中。氣何能養,不在助長。有道氣聚,無道則散。洁然之氣,唯在善養。
凝神分第七
大道在神,神乎其神。其凝則有,其散則零。神何以凝,在於能靜。神合其氣,氣合其精。三者既合,其道迺真。
觀空分第八
大道之宗,在於觀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心中有着,道不能通。森羅萬象,真空不空。存無守有,道乃成功。
成真分第九
人能修道,成真有期。天地大道,本於太虛。言乎太虛,真實不虛。身心如是,久久修持。修持既久,朗若日星。出神入化,隨處得宜。道學真訣,盡在於斯。
(二)大學章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道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三)中庸篇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其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四)玉皇心印經
上药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杏杏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昇。知者易悟,昧者難行。履踐天光,呼吸育青。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綿綿不絕,固蒂根深。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與氣合,氣合體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氣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得丹刘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誦持萬遍,妙理白明。
(五)清淨經
太上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者。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暫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子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轨着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着萬物。既着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生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又曰,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靜,可傅聖道。
太上曰,吾語汝至道之精,方方冥冥。至道至極,昏昏默默。無道無所,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清必靜。毋勞爾形,毋搖爾精,毋使爾思,毋慮營營,乃可長生。
稿;由罗马生整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