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无为静坐法

无为静坐法序                                         静坐可以治病,可以强身,可以益慧,早已有人信仰,有人提倡。但自来静坐者纷纷,收效寥寥。其何故欤!盖静坐一法,近世之人目为小道。视若无足重轻者,豈知道家佛家,以禅定打坐为筑基,即古时孔孟之徒,传授心法,亦以此为入门之路。昔朱子终日静坐 ,其教门弟子亦尝及之。程子每见人静坐,辄赞位善学。阳明子尝静坐深山 ,不觉山泉之淋漓其身。先贤平日对于此大之认真,有如此者。其转辗相授,皆有师承。今之学者,一时好奇闭目试坐,但觉昏昏默默,漫无兴趣,遂乃终止。即稍恒心者,勉力强坐。久而弊病丛生,半途而废。此皆不求师教,终不得其门而入焉。其次,述静坐之书,方法纷纷,脉路各别。谁知其他学术,可以各随己见,自立法门。惟独静坐一道,此无为静坐一法,其他都不足取。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句足以了之。编者有志於此道久矣,初读坊间静坐在书,苦无人指点,终难按图索骥,继乃从师受教,习守竅运气之法。不久几至癫狂成疾,腾笑乡邻。后闻静坐之说,不敢领教矣。民国二十一年(1921)春,遇吾乡徐真如先生於上海,见其神采奕奕,顿异往昔。询之,悉先生已皈依无为大道,斯道融三教於一炉,具出世之方便,有入世者应用。先生深得此中三昧,抱己达人之愿,在沪创立道堂,为度世之谋。因时相顾访,觉其风度慈祥,语言有味,杯茶清谈,往往夜以继日,乐乃无已,遂请弟子之礼而求教焉。先生逊曰:熟不拘礼,共道可也。又曰:学道当以静坐入手,而静坐之法,无为尚矣,一切有之法,皆当摒弃。继乃指授方法,命余习坐 ,无如自愧下乘之资。尝求速效,将信将疑,时作时辍,所以往来七八载。虽然与先生亲若家人,但依然门外之客。弗能登堂而入室焉。近年先生门下,桃李满园。后来居上者,济济一堂。先生之道果日以成。余因惭思愤,静坐之兴味亦日益增。一日先生捡书数册,欣然授余曰:此皆吾道之祕本。昔时先辈不肯轻易授人,盖古人有非人不传之训,今为普化,嘱余加以编订付刊。余肃然起立(敬),谢曰:弟子不文,且古圣尚有述而不作之训,何敢当此。先生曰:汝何迂也,夫道一而已矣,原可述而不作...

道规

道规 第一章:住堂常规 第一条,礼祖堂: 1.洒扫 2.供奉 3.参拜 4.坐慕 5.诵经生 6.演说员   第二条,遵主教: 1.居高爽 2.建座位 3.严礼敬4.随护法5.洁饮食   6.备服用 第三条,睦同儕: 1.和声气 2.相照顾 3.平等级4.冺冤亲 5.化嫌隙  6.除党见7.浑种族 8.一遐尔 第四条,别男女: 1.另招待 2.各坐位 3.分参拜 4.远嫌疑 5.戒私谈 6.慎偶语 7.不交涉 8.毋戏谑 第五条,守职业: 1.掌出入 2.办货物 3.记数目4.理储积 5.司炮厨 5.1.运水 5.2.採薪 5.3.造酒 5.4.检肉6.耕田亩 6.1.剚园 6.2.灌花 6.3.剷山 6.4.畜牧 6.5.司外交 6.6.任编辑 第六条,重卫生:  1.致清洁 2.节劳逸 3.戒贪瞋 4.通光气 5.时静坐 6.或高眺 第七条,戒毒瘾: 1.檀香 2.蜡烛 3.牺牲 4.坛敬 5.茶仪 6.谢礼(第八条同此看) 第八条,治疾病: 真心祈求   烟病易脱   数日功成 无须杂法   虔诚信受   身体安康 奉行久远   心性灵光                                           (第七条同此看) 第九条,佐治化: 1.救民疾苦  2.应世祈求 3.讲明性道  4.警醒凡人  5.推及慈善  6.遵守宪章 第十条,尚修行: 1.遵常规 2.履实践 3.脱离尘俗 4.向往祖山 第二章:修道实践 第十一条,平心: 1.无偏私 2.无邪曲 3.无反侧 4.无比同 5.无嫌弃 6.无喜好 7.无猜疑 8.无计较 9.无长短 10.无是非 第十二条,和气: 1.勿乖戾 2.勿痴呆 3.勿阿谀 4.勿妒忌 5.勿利害 6.勿爱憎 7.勿同异 8.勿谄骄 9.勿烦躁10.勿激烈 第十三条,敬上: 1.尊主教 2....
图片
中国福建省邵武晒口云坪山空中道堂。

第二十七届历代祖师诞纪念日暨知恩报本荐空法会

图片
本堂订于2017年8月26~27日(农历丁酉年七月初五至六)共两天庆祝历代祖师诞纪念日举办第二十七届“知恩报本荐空法会”为过去先人、胎灵诵经追荐。为信众消灾祈福,家道兴旺,事业顺利,国泰民安。 法会共2天1夜。现在已开始接受报名参加。欢迎各方善信共囊善举! 请来电询问电话:  6012—6753827    012-6551632    016-6989223 电邮:ppckss@gmail.com

《问答篇》

1 .《真空教》是否源流《佛教》的教纲?又是否与《佛教》同属一支宗教?   答:《佛教》的流传的确历史悠久,主修的经典也甚多,从小乘到大乘佛教的层次里,修行至最高境界乃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为根本。《真空教》之纲本教义从五皈、四考、十戒,到修悟《空道》的层次领略,相等于佛家禅宗,注重于直指人心,以《空》为修炼之根本。   从历史上而论,《真空教》之创始人 – 《廖帝聘》祖师的启蒙修行确是由《佛教》开始入门,后再开枝散叶,自创门户。虽然《真空教》内的许多教育思想与《佛教》相似,但本教保有许多独立的特色,又与其先不同,最主要是因为它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设,以造福人群为首。严格来说,《真空教》不属于《佛教》宗派。   2 .《真空教》是否提倡一神论或又是属哪位神佛管辖?   答:《真空教》经中有云:未有天地先有一,未有万物此在前,增不上,减不下,难描难画,归空就是。基本上,本教向道友弘扬了悟法界和宇宙之真理,注重于自身修行以得到解脱。本教把修行纲本分为内修兼外修两个部分,一切从简,以广大众生为对象,把真理宣传于世。   再来,《真空教》不提倡膜拜任何神明,也不宣扬法界以哪位神佛管辖,一切皆以《空道》孕育大自然为基本概念和做修行根本。万物随道缘而成灭,不起妄想执着。既然领悟到《道以空为始,道以空为终》的原理,求道者只要懂得安身立命、身端心正,以修行《空道》为根本,即五皈、四考、十戒。一切都由空做主、道安排,空中自然拥护,邪恶不侵。   3 .《真空教》是提倡崇拜祖师、偶像、天神或某些经书吗?   答:《廖帝聘》祖师创教以来,所有道堂中的檀桌上皆无有神像、画像或任何偶像供给道徒膜拜。一般上,道堂内的摆设皆是中悬明镜,镜面上含《空中图》。上额挂有匾牌《真空祖》或《空中祖》字。檀桌上中央置有一大檀香炉,上供茶水、鲜花、水果。檀桌前又有一台经桌,置有木鱼、铜钟,和两旁各置高烛一只。檀桌后的明镜下方,又横置五张交椅和两旁各排三张交椅,非常清简。当我们面对檀桌时,左边墙壁悬挂《空字图》和《长宁县誌》,右边墙壁则悬挂《三教图》又名《空道图》和《无空图》。   《真空祖师》在世宣传《空道》时,也不曾提倡过道徒们崇拜他本人或某某神明,只要日常敬道就已经达到修持《空道》的基本入门。本...